欢迎光临阳泉党建网
青松岭下的教书人——张瑾瑶
来源:阳泉日报发布时间:2019-12-20 浏览次数:6301


p3_b.jpg


他常说:“我只能死在阵上,不能死在炕上。”他,就是张瑾瑶,1925年1月出生于平定县北庄村,1946年参加解放军,两次荣立三等功,转业后回乡任教默默奉献,被称为“红色的山乡教师”。

白手起家建校园

神峪村石厚土薄、人烟稀少。解放前,这里的百姓祖祖辈辈都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。1952年张瑾瑶转业回乡后,放弃了城里优越的工作条件,主动申请到这里任小学教师。办学初期,教学没有课本,他就从远处的小学借,教一课给孩子们抄一课。联合学区考试中,神峪小学成绩出乎意料地取得了全区第一。第二年,张瑾瑶就在神峪、神水泉、白石头3个村,办起了巡回小学,一天跑3个村来回20多里路,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路上。一次巡回教学时,他发现3个村的交叉处有两眼破窑洞,就产生了把学校办到这里的想法,但此处地处偏僻,无人居住,狼豹经常出没,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,硬是凭着“两眼破窑洞,一盏小油灯,一名教师,十八名学生”的艰苦条件,创办了红育口学校。

呕尽心血办教育

为使所有儿童特别是贫困儿童都能入学,在坚持办全日班的同时,张瑾瑶因地制宜,办起了早班、午班、半日班、炕头班,还为牧童办了扫山头班。在搞好普通教育的同时,还在3个村办起夜校,不畏狼豹,翻山越岭,坚持授课,使一个地处穷山僻壤的山区村庄普及了小学教育,100多名农民脱了盲。有个年满7岁的孩子因为腿疾无法上学,张瑾瑶就背着他到学校念书,白天给他做饭,晚上照顾他大小便,一有时间就帮他扶墙走路,做简单的劳动,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,四年如一日。这名孩子在初小毕业时成了三好学生,高小毕业后,回村当了保健站的司药员,实现了回馈家乡的志愿。

勤工建校育人才

学校背后有片青松岭,枝叶繁盛、挺拔高大,是张瑾瑶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种下的。校办林场由小到大,面积发展到500余亩,植树30万株,每年仅苹果、花椒2项收入就达2000多元,除免除学生的学费、书费、文具费外,学校的办公费、烤火费也自给有余,帮助学校师生挺过了上世纪60年代最困难的时期。

不忘初心显本色

困难时期,张瑾瑶用自己的口粮接济困难群众;洪水暴发时,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群众的财产;天黑路滑的雨夜里,时常看到他跋山涉水为病人到外村买药治病的身影;几十年如一日接送孩子们上下学,周围百姓都亲切称他为“红色的山乡教师”。1961年8月,张瑾瑶加入中国共产党;1964年,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,他以躬身力行扫尽了3个村落的所有文盲,为山区培养出了700多名有用人才,其中100多人担任了乡村干部、78人成了农林牧技术员和教师。

1988年2月16日凌晨5时,张瑾瑶因长期劳累过度,心脏衰竭病逝,终年63岁。他完成了36年前向党和人民递交的“决心书”—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办学。遵其遗嘱,他的骨灰安放在了红育口学校的青松岭上。

从1952年到1988年,张瑾瑶老师在红育口学校一干就是36年,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,将红育口学校打造成全国闻名的教育典型,这靠的是他对党无限忠诚的信念,靠的是全心全意为山区人民服务的思想,靠的是他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、勤俭办学的精神,靠的是他对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,靠的是他爱岗敬业的高贵品格,靠的是他一切从实际出发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,靠的是他一颗为人民谋幸福的入党初心。他的一位学生这样说道:“张瑾瑶老师是我最敬仰的恩师。他不忘初心、扎根山区,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。他是支燃不尽的红蜡烛,燃烧完自己,照亮学生。”



党政部门
新闻媒体
全国党建网站联盟
版权所有:中共阳泉市委组织部
联系电话:0353-2293258
联系邮箱:yq2293258@163.com
领航阳泉
微信公众号
领航阳泉
视频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