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阳泉党建网
构建多元共治模式 打造社区服务新格局
来源:城区组织部发布时间:2018-12-25 浏览次数:5228

城区北大街街道后底沟社区积极适应时代需要,借鉴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社区治理工作的手段方式方法紧跟时代发展脚步,建立“四维一体”多元共治的特色社区治理模式工作体系,走出了一条促和谐、保稳定的新路子。

——坚持党建引领,打造党建新品牌。

后底沟社区位于开发区大连街西口,于2001年8月正式挂牌,辖区区域东起华盛北路、西至泉中北路、南临滨河商业区、北接开发区平坦垴村,属典型的城乡接合部。社区为老旧社区,辖区无人管理楼院较多,民生、环境等问题日渐突出,为化解矛盾,维护社会和谐,社区立足实际,构建了“社区、居民、驻区单位、社会力量”四维一体参与式多元共治新模式,全面开创社区治理服务创新全新局面。

后底沟社区党委是我市第一家成立的社区党委。社区党委积极探索新思路、新途径,着力打造“四融四心”党建服务品牌,通过“组织融汇、区域融建、党员融管、服务融享”四项举措,打造“管理聚心、和谐安心、多元贴心、幸福暖心”的新型“四心”社区,形成服务与治理融会贯通的社区党建机制。

社区在党员中建立“红星闪闪”党建微课堂;在弱势群体中建立“帮帮你”民生微课堂;在居民中建立“新社风”文明微课堂,实现服务党员群众零距离,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。实现组织融汇促进管理“聚心”,截至目前,共推送微信信息600余条,解答居民问题150余条。

区域融建促和谐“安心”。通过与驻地单位建立大党委,实行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同商共治菜单式服务,解决社区的热点、难点问题20余件,为居民创造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。

党员融管促多元“贴心”。开展“五式”分类管理,开展社区党员“设岗式”、在职党员“双重式”、年老党员“关爱式”、困难党员“帮扶式”、流动党员“跟踪式”的“五式”分类管理,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。

服务融享促幸福“暖心”。社区在社区党员中推行“党员先锋行”活动;在职党员开展认领岗位活动;选树优秀党员典型王宏仁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把党的温暖传递给居民。

——坚持服务先导,创新特色新模式。

社区坚持“一社区多特色”的工作理念,结合社情民意,推出创安定生活,建和谐家园;创幸福生活,建美好家园,“双创”特色服务。通过治安联防、就业联创、环境联建、文化联谊、服务联抓“五联服务”,实现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,通过设立“老冯警务室”,开展治安巡查、治安宣传、矛盾调处,使社区治安状况明显改善,实现治安联防;以“职工E家”为平台,通过就业培训、就业指导、就业招聘,为辖区300余人提供插花、绣花鞋垫、美容等技能培训,举办就业招聘会,让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,实现就业联创。

社区以楼院自治会为载体,通过楼院长、居民、产权单位联手,对无人管理楼院实行精细化管理。文化联谊,开展各类文艺演出,修建文化长廊、打造图书室等文化阵地,累计受益人群600余人次,多种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,真正实现和睦邻里一家亲。

——坚持多元协商,构建治理新格局。

社区积极调动相关利益方多元参与社区事务管理,相继成立党代表工作室、居民议事会、楼院自治会、矛盾纠纷调处室等社区协调组织,这些组织成立到现在,召开了大小会议50余次,参与协商的事件达百余次,有效地化解了社区多起矛盾纠纷。同时,激发了社区多元参与议事的内生动力,为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社区事务搭建平台,更好地推动了社区协商发展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社区通过为居民搭建沟通协调平台——“矛盾纠纷调处室”,通过这个平台让矛盾双方在社区的见证下,畅所欲言,各抒己见。面对辖区垃圾乱丢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,社区通过楼院自治会、矛盾纠纷室、民情恳谈室等平台,由居民建言献策,通过倡导《文明公约》、环境卫生监督的形式,极大地减少了辖区垃圾乱丢现象,缓和了居民的矛盾。

为更好地实现社区协商共治,社区党委发挥政治核心引领作用,积极动员辖区驻区单位、企业、商铺联动参与社区共建,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议、共驻共建联席会等形式,协商社区建设和发展事项,听取共建单位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,通过联席会相互沟通,增强社区与共建单位共驻共建的责任意识。紧紧围绕辖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,建立健全驻区单位资源与社区服务需求相对接的项目认领机制,推行“项目化认领、契约化服务”共建做法,实现服务需求和驻区单位资源优势的有效对接。有效地解决了群众普遍关心的产权纠纷、污水外溢、环境脏乱等公共问题,增强了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协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,促进协商共建水平得以提升。



党政部门
新闻媒体
全国党建网站联盟
版权所有:中共阳泉市委组织部
联系电话:0353-2293258
联系邮箱:yq2293258@163.com
领航阳泉
微信公众号
领航阳泉
视频号